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口罩一夜之间脱销。2月10日起,全国多地企业陆续复工,已经成为必需品的口罩,供给不足的矛盾更是与日俱增。
一方面,出入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企业复工也需要有一定量的口罩储备保证每天提供给员工;另一方面,无论是线上电商平台还是线下药房,一“罩”难求已是常态,即便一线医护人员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也处于紧缺状态。
2月8日,华创证券报告显示,乐观估计到2月底,我国口罩日产能有望提升至2亿只。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生产工艺以纺粘为主。2018年,纺粘非织造布的产量为297.12万吨,在非织造布总产量中占比达50%,主要应用于卫生材料等领域;熔喷工艺占比仅为0.9%。
由此推算,2018年,国内熔喷非织造布的产量为5.35万吨/年。这些熔喷布不仅用于口罩,还用于环境保护材料、服装材料、电池隔膜材料、擦拭材料等。
与口罩生产商相比,熔喷无纺布生产企业并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已经发动一些源头企业全线投产,提高产能,但目前而言面对纺织平台以及纺织人朋友圈到处有求熔喷无纺布的情况看来,目前并不乐观。中国生产速度在这次肺炎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熔喷布堪称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心脏”。
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一般采用多层结构,简称为SMS结构:里外两侧为单层纺粘层(S);中间为熔喷层(M),一般分为单层或者多层。
平面口罩一般是PP纺粘+熔喷+PP纺粘,也可以一层改用短纤改善皮肤触感。 立体的杯状口罩一般是PET涤纶针刺棉+熔喷+针刺棉或者PP纺粘。其中,外层是做了防水处理的无纺布,主要用于隔绝患者喷出的飞沫;中间的熔喷层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熔喷无纺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是生产口罩的重要原料;里层则是普通无纺布。
虽然口罩的纺粘层(S)和熔喷层(M)都属于无纺布,原材料均为聚丙烯,但制作工艺并不相同。
其中,里外两侧的纺粘层纤维直径较粗,在20微米左右;中间的熔喷层纤维直径只有2微米,由一种叫做高熔脂纤维的聚丙烯材料制成。
熔喷无纺布
熔喷布主要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纤维直径可以达到1~5微米。空隙多、结构蓬松、抗褶皱能力好,这些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可用于空气、液体过滤材料、隔离材料、吸纳材料、口罩材料、保暖材料、吸油材料及擦拭布等领域。
熔喷无纺布的工艺过程:聚合物喂入——熔融挤出——纤维形成——纤维冷却——成网——加固成布。
应用范围
- 医疗卫生用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妇女卫生巾等;
- 家庭装饰用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
- 服装用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
- 工业用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
- 农业用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
- (其它: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叶袋等。
口罩行业未来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当前口罩的最大日产能为2000万只,按照最大生产能力来计算,全年产量超过73亿只。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口罩年产量占全球约50%。根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口罩产量约45.4亿只,2019年突破50亿只,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60亿只。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